到底要怎樣穿,才能在秋冬遠足的過程中穿得舒適?洋蔥式穿法包保沒錯!
但到底什麼是洋蔥式穿法?
先將衣物分為3大類:內層:吸濕排汗層 → 中層:保暖層 → 外層:防水層。
遠足人士把衣物一層一層加厚,在行走過程,則會依照氣候或身體狀況一層層穿脫。這樣的方式很像洋蔥,因此就叫洋蔥式穿衣法!
洋蔥式穿衣法注意中層保暖,對於秋冬行山人士來說很重要。尤其下雨時更讓人覺得寒冷刺骨!到底有哪些中層的保暖衣物選擇呢?可以依照你的登山頻率、個人寒冷承受度以及預算來決定。
● 追求功能性:
內刷毛軟殼外套-內刷毛軟殼外套,也就是薄軟殼外套裡多了一層保暖刷毛,適合低溫的秋冬季。如你穿著薄長袖仍覺太冷,但穿著風雨衣又覺得太熱,這樣高機能的服飾就很值得投資。一件好的保暖外套會讓你在整個行程中走得更舒適;若你的登山頻率沒那麼高,其實選擇一般刷毛外套就很足夠了。
化纖外套-又稱夾棉外套或鋪棉外套,特性是不怕潮濕,比抓毛外套更保暖。比起抓毛外套,較厚的化纖外套能抓住更多熱空氣跟。另外,化纖外套的材質並不會在遇水後像羽絨完全塌扁,失去保暖效果。因此若天文台預測可能會下雨,就可優先選擇「化纖外套」作保暖服飾;雖然羽絨外套輕盈,但是在潮濕惡劣的環境就會失去效用! 或是當你要冬季雪地健行,需要長時間用於野外行走,也很適合使用化纖外套,因此DECATHLON的雪地健行服飾幾乎都是化纖外套。
溫馨提醒:化纖外套也不是神一般的存在,外層還是要加上防風防水外套,避免化纖外套濕透!
了解了上半身的洋蔥式穿法,那麼下身又該怎麼搭?這裡提供了幾項實用建議!
● 輕薄快乾行山褲-行山褲都非常彈性舒適,褲子上也有多個口袋可以放小東西,而且主要的口袋有拉鍊或釦子防止物品掉落。
● 緊身褲-很多登山的朋友喜歡穿緊身內搭褲,再外加一件小短褲。緊身褲的作用是減少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抖動,並提供肌肉和關節足夠的支撐,並有保暖排汗作用。進入冬季後,可把緊身褲穿在薄長褲裡面,行走過後覺得太熱,也可以把薄運動長褲脫掉,也是一種洋蔥式穿法。
● 薄防潑水軟殼長褲-薄的防潑水軟殼長褲,厚薄適中,軟殼還有防風功能。走在稜線上受風時也不會冷得受不了。進入冬季,可以選擇內搭褲搭配軟殼長褲作為冬天的下著。
● 內刷毛防潑水軟殼長褲-進入秋冬季,怕冷又不喜歡多層穿著的人,可以考慮內抓毛防潑水軟殼長褲。這款長褲專為雪地健行而設,適合怕冷的人。
● 溫馨提醒:避免登山時穿著牛仔褲! 牛仔褲在大家想法裡,是耐磨耐髒,符合戶外活動需要,但牛仔服飾都較厚重,而且布料沒有彈性,穿著時攀爬或是跨步會過於緊繃,容易跌倒受傷。另外,牛仔褲較不透氣,且材質難乾,出汗後牛仔褲會變得又硬、又重,還會緊貼在身上,一旦太陽下山天氣轉變,而身上的服飾沒有乾透,牛仔褲就會瞬間變得冰冷,增加失溫的風險!因此,避免穿著牛仔褲上山。
● 帽子 - 一定要做好頭部保暖。天氣冷時,人體熱能會送到頭部、心臟等重要部位,同時令頭部跟胸部的散熱比例提高。因此冬天登山時要準備好帽子。你可以在行走時,戴上圓盤帽或鴨舌帽,並視情況搭配頭巾;到了停下來休息時,才換上保暖的毛帽,以防出汗浸濕了毛帽導致著涼。
● 襪子 - 可選擇含羊毛成份的襪子。因為羊毛有優異的溫控效果,當鞋子濕掉後,羊毛襪可以吸收本身重量 30% 的濕氣,並利用包裏在羊毛纖維內的水氣,透過體溫持續加溫,讓整塊布料形成溫暖空氣層,本來潮濕的雙腳,便不會冰冷不適。溫馨小提醒:羊毛成份越高效果更優異喔!
若已經把自己包得密不通風了,還是覺得很冷,你還可以準備這些保暖配件,如:暖暖包、暖腳貼以及保溫瓶等等。
準備好來場秋冬的山野壯遊了嗎?正是升級裝備的時間啦!